跳到內容
從試產到量產全流程解析與模具選擇

從試產到量產全流程解析與模具選擇

on

產品開發對新手來說常有許多門檻,特別是試產流程模具選擇量產準備,經常讓人摸不著頭緒。本篇文章將結合實務經驗和您過去熱門關鍵字,詳細分解產品開發階段流程,並明確說明常見模具類型(矽膠模、鋼模、CNC暫用模具)的特性及適用時點,讓您一讀就懂、迅速掌握產品開發的重點!


1.產品開發設計流程

產品從概念到上市,需經歷多個關鍵階段:

階段 主要任務 目標
工業設計/外觀驗證 查看產品外型樣品(如CNC或3D打印模型),調整設計細節 確認產品造型、尺寸與手感,做初步外觀修正
EVT(工程驗證測試) 功能測試、結構驗證,多用矽膠模/暫用模具及快速成型手板試做 驗證產品設計功能是否符合需求,修正硬體問題
DVT(設計驗證測試) 設計優化,切換到部分全鋼模或強化模具,開始批量測試材料與製程 確保設計穩定,完善製造流程,準備正式量產模具
試產(Trial Run) 小批量生產,製造流程測試,出貨前檢驗 找出製造瓶頸與缺陷,調整生產線與物料供應
PVT(量產驗證測試) 使用全部正式鋼模量產驗證,培訓生產線,確認大批量量產條件 確保量產品質與產能準備充分,防範量產風險
量產 大規模生產與出貨 滿足市場需求,持續優化成本及品質控制



2.CNC、暫用模具與工業設計外觀確認

階段:

通常落在外觀設計驗證及EVT早期階段。

用途:

利用CNC加工製作外觀手板,實物驗證產品造型、尺寸與手感,方便快速多次迭代與調整。

經濟效益:

相比正式模具,高效低成本,適合多次打樣與修改。

延伸應用:

完成外觀確認後,仍可用於EVT階段的功能及組裝測試,但最終量產模具應於DVT或PVT導入。

 

3.模具的選擇: 矽膠模與鋼模

 

矽膠模
  • 適用階段試產階段(EVT、DVT)

  • 特點低成本、高彈性、便於快速修改和小批量生產

  • 用途驗證設計、快速打樣修改,適合新手熟悉開模流程

鋼模
  • 適用階段正式量產階段(PVT及量產階段)

  • 特點高精度、高耐久,適合長期且大批量生產

  • 用途確保量產品質穩定及生產效率

 

模具類型 適用階段 成本 壽命 製作彈性 適用範圍
矽膠膜 試產與設計調整 小批量,設計修改頻繁
鋼模 正式量產 大批量量產

 

4.常遇到的關鍵階段

 

試產階段(Trial Run)
  • 目標小批量生產,檢驗整體製造流程成熟與產品品質。

  • 挑戰設備調校不穩、材料批次差異、文件標準不完善。

  • 業務任務協調需求、同步品質追蹤、促成問題快速解決。

 

量產驗證階段(PVT)

 

  • 目標使用正式模具全面驗證量產流程與品質。

  • 作業重點模具試模、流程標準化、訓練人員、確保批量品質。

  • 業務配合監控進度、協助訂單生產銜接、提供技術與品質文件。

 

5.新手的Q&A

 

Q:試產失敗怎麼辦?

A:詳細記錄問題原因,回饋設計團隊,進行再試產確認修改。

Q:什麼時候開始用鋼模?

A:當DVT階段設計穩定且確認量產時,投資製作鋼模。

Q:如何提升量產成功率?

A:建立標準流程,持續測試並強化團隊溝通與資料管理。

 

6.延伸閱讀推薦

 

想更深入了解相關議題,可參考以下文章:


 

    Related Posts

    設計靠直覺還是靠流程?一人公司開發產品的風險與建議
    July 22, 2025
    設計靠直覺還是靠流程?一人公司開發產品的風險與建議

    一人公司該順應自己還是市場做產品設計?本篇解析 AI 圖像誤用風險、設計流程的重要性與決策常見錯誤,幫助創業者打造真正能落地的產品策略。

    閱讀更多
    AI生成圖能直接做產品嗎?從產品設計流程揭露三大迷思
    June 29, 2025
    AI生成圖能直接做產品嗎?從產品設計流程揭露三大迷思

    隨著生成式AI興起,越來越多創業者手握AI圖像,幻想能一鍵變出產品。然而,AI生成圖真的能直接投入設計與量產嗎?這篇文章將用我們產品設計公司的實戰經驗,為你釐清常見誤解,並帶你認識從0到1的設計開發流程。   誤解一:AI畫的圖就等於產品設計? 現在很多創業者、電商老闆,拿著AI畫的圖就想找廠商打樣,以為這樣就完成設計了。但事實是,AI圖只是個視覺起點,它沒有考慮尺寸、公差、組裝方式、材質限制、模具方向等專業細節。距離能實際製作還差得遠。

    閱讀更多
    Drawer Title
    同類產品